close
lineh患有腫瘤男子張棋生,在求助無門之際,遇到灰面鷲醫護團隊給重生的機會,張棋生家住在霧峰,從事鐵工螺絲製造業,平日菸不離手一天約三包,檳榔也不離口,酒也天天喝不停。初期感覺口腔內怪怪的有長腫瘤,先行向牙醫看診,牙醫建議去大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後來腫瘤越來越大傷口潰爛。經求診幾家大醫院,答案都是一致的時日不多。後來經朋友介紹到台中潭子找李尚志醫師診治,經李志尚醫師詳細說明後,並針對相關注意事項及做雙向溝通,先期在於控制或癌前期病變改善,經過六、七個月後病情得到控制。

張先生進一步說出,按李教授說明從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首先戒掉菸、酒、檳榔;生活食的方面,像油炸的、刺激性的食物(薑母鴨、雞酒、麻油雞、辣椒等)、生蠔、生魚片都不要吃,切記食物要熟食,不可生食,怕細菌感染。在化療期間怕營養不夠,多吃營養的東西,補充身體的抵抗力。

李尚志醫師(見圖)強調人體有再生能力及修補能力,並要重視病人外觀、機能、尊嚴要有品質的活下去,癌症要做全身性的管理,手術配合不傷害主體為主,並說明化療是有後遺症的,使用時不可太多或太少,而是要適中,依當時病人情況,調整用量,再加上近年來受益於基因資訊的解碼以及分子途徑的解讀,對頭頸部扁平上皮細胞癌顯然有效的靶標分子療法藥物紛紛上市,相信在結合化學療法的情況下將可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李尚志醫師表示,惡性的腫瘤通稱為癌症(cancer),癌症之治療模式包括有: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荷爾蒙治療、手術治療等多種,按腫瘤之特性可選用多種治療模式組合,施予抗癌化學治療的成功率會因每位病患的身體狀況與腫瘤型態不同而有不同治療效果。

現今台灣對腫瘤與頸部淋巴結的廣泛性切除,多年來一直是頭頸部快速進展之局部惡性腫瘤的首要治療模式,但礙於惡性腫瘤所獨有的侵襲、散播及轉移等三大難以掌控的特性,使得術後復發或遠處轉移往往屢見不鮮,另儘管重建手術的相當進步,顎顏面及頸部組織的擴大切除後衍生咀嚼、吞嚥或發音等機能難以恢復而導致患者生不如死,更是令人怵目驚心。

基於器官保存療法理念,為確保病患顏面外觀與咀嚼、吞嚥及發音等機能,李醫師建議優先採用化學、免疫與放射線等保守性治療組合模式,癌症屬全身性疾病,故不宜只作局部考量。

李醫師進一步表示,日常生活中香菸、檳榔、烈酒或辛辣食物,均是導致癌生的重要因素,應避免繼續食用。抗癌化學治療有其相當的危險性,可能發生併發症與致命危險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發燒、腫瘤周圍紅腫疼痛、腎病變、肝炎等肝臟病變、肺纖維化、落髮、四肢末端腫脹、皮膚表層脫皮及搔癢感、感覺異常、血液與免疫機能的抑制、這些副作用會因人而異,且不一定每種現象均會出現,一般可藉由停止化學藥劑與支持性療法而得到緩解。所以患者稍有不適立即應通知相關醫護人員,以利處理。

李醫師介紹團隊成員包含:李明燁、李俊鋒、陳冠豪、蔡忠廷所共同組成,取名為灰面鷲的源由,在於它總在高空盤旋目視四方,所以利用此灰面鷲部落格提出醫療團隊一些不同的觀點,嘗試以更寬廣的眼界看醫療。

李教授得知在花東地區頭頸部腫瘤及身心障礙者口腔患者比率上較高,未來,灰面鷲醫護團隊將籌組機動下鄉醫療設備,走進花東地區為花東的患者服務。


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口腔腫瘤越來越大傷口潰爛-16175327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政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